陆以勤 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兼网信办主任
   我眼中的高校信息化十年   我自2008年底开始从事高校信息化工作,至今仍然在一线从事相关工作。结合近13年的实践经验,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所看到的高校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永远在路上,但每段路都有不同的目标和风景。   纵向看我国高校信息化十年建设历程,大致可分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三个阶段。当然,这里智慧校园的“智慧”还是一个初级阶段,称为“校园智能”或者“智能教育”更为合适,其主要是指利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当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推动信息化的应用。高教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大概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普及,到业务深度融合,再到智能教育,直到数字化转型。   现在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十年前相比,在技术、规模、意识、机制、生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目前智慧校园的总体技术框架上,我们会发现独立的数据层十分常见,这说明在这十年中,数据从孤岛、交换、共享、融合、治理、赋能的几乎每个阶段都发挥着纽带作用;规模上,移动互联网让校园每个用户,包括物业管理人员,都成为校园信息化的用户;从意识上,信息化在高校发展的战略地位凸显,学校更重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师生对信息化依赖越来越强;从机制上,学校认识到信息化的问题表面来看是技术问题,其实深层次问题在于机制,逐渐开始形成包括决策层的领导机制;生态上,信息化由原来的信息化主管部门主导的学校发展的外生变量,成为全体师生参与的内生变量。   在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基本以新的信息化技术为特征,有些阶段甚至是技术驱动的,例如IPv6、大数据、5G等。但技术驱动的力量比不上政策驱动,例如,IPv6作为一个新技术,是符合互联网发展方向的,CNGI示范网络很早就建成开通,但由于当时缺乏核心应用,电信运营商推动积极性不高,这导致我国IPv6虽然推广起步早,但发展缓慢。直到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IPv6的规模化部署才得到了突破性发展。   “自底而上”与“自顶而下”的平衡   华南理工信息化发展较为稳健,很早就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始终以开放的建设理念及先进的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并取得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成果。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孪生
   总体来看,学校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从“自底而上”到“自顶而下”建设两个阶段的建设模式。前期“自底而上”的建设模式客观上加快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也为后期转型工作带来一些苦恼。   回顾这十年建设历程,学校遇到的难题主要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战略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顶层设计的框架内营造全校师生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生态,即如何激活信息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战术上的问题比较具体,包括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数据中台的数据规模和质量提升、个人隐私保护、全校师生信息化素质提高等。   以数据治理为例,在信息化发展的最初阶段,各个部门基于自身的需求和技术力量单独开发了诸多系统,学校也把信息化建设投入分散各处,这是一种自底而上的模式,在当时客观上推动了信息化的进程,但由于缺乏整合、共享和联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而现在要建造智慧校园,需要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和融合,业务流程优化,各部门系统联动,需要解决之前的建设模式遗留的问题。为了解决数据共享问题,华南理工大学从2012年开始建设数据交换中心,经过多年迭代升级,近年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网上服务大厅和一张表等项目。   技术难题的解决当然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做出变革。要让全校在整体战略框架下协同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必不可少。自底而上与自顶而下要平衡,二者要结合起来,因为各部门更清楚自己的需求,所以要鼓励各个部门参与信息化建设,允许有基础的部门承担信息化的任务,但是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标准化,这就需要总体的统筹,要建立一种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相反,如果仅由信息化部门统一建设所有的信息化系统,虽然不存在数据孤岛,但这样又容易产生信息化系统不贴合用户需求的问题。   为了加强顶层设计,增强信息化工作中的统筹和协调作用,华南理工大学为此在全国高校之中率先设立了专职的副首席信息官(副CIO)。副首席信息官的设立有利于推动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整体的战略部署,团结学校信息化的各类力量,再加上技术手段的支持,长期存在的数据不畅通问题被逐步解决,各个部门开始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随之带来最显而易见的成效就是实现了“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但坦白来讲,现在的数字校园建设,距离实现智慧校园的愿景还很远。首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不仅需要数据交换,还需存储带有时间戳的数据切片;其次,前期数据治理仅仅涉及业务系统层面的数据,智慧校园的建设还需要采集物联网、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数据,并须对信息化各子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转换、标准化、融合等处理后,才能形成智慧校园的核心数据,继而构成智慧校园应用的各类功能组件。   高校信息化的未来蓝图: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蓝图,就是高校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国家信息化战略,也是教育部当前工作重点。之所以提数字化转型,在于其需要解决之前信息化建设中容易忽略的机制保障、数据融合赋能、业务价值提升、业务模式转换等核心问题。   对于全国教育系统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包括数字化和转型两方面,数字化是手段,转型是目标。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实现全校师生包括领导层数字化意识、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深化数字化技术和学校业务的融合,提高校园治理、科研、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对于数字化转型,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构建数字世界,因为数字化的业务活动是在数字世界上开展的,并且需要物理世界响应数字世界的指令;其次,挖掘数据价值,数字化以数据为核心,需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服务化、服务价值化;最后,需要业务与数据双驱动,在数据融合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业务模型,进行业务创新。   数字化转型本质是一种改革,需要进行意识、组织、文化和模式的全方位转型,这些既需要来自决策层的力量推动,也需要来自全校师生的普遍参与。因此,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在于如何形成一个包括学校领导、信息化专家、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部门、信息化用户共同参与的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建设的延续和高级阶段,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数字化转型前要先打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因此,高校数字化应通过新基建、数据治理、流程重构、业务引擎建设等工作,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者:陆以勤(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兼网信办主任)  编辑:陈荣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