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事核心定位
以“科技架桥·友谊通航”为主题,打造跨越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无人装备设计与应用专项国际赛事,既是国际共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延伸,也是无人装备科技、低空经济与体育竞技的跨界融合平台,旨在通过无人装备设计、任务挑战和应用等项目,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人才交流与产业联动,彰显“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精神。
二、赛事组织架构
(一)指导与主办单位
中、哈、乌、吉、俄等方的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科技部门、无线电和通信管理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
(二)承办单位
北京中科知识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中科国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中科产学研教育研究院、北京中科产学研检测技术中心、国际小山雀飞行俱乐部、国际丝路认证赛事运营机构
(三)支持单位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机器人产业链龙头企业、通信技术服务商、跨境物流企业、教育集团、科技集团、文旅集团
三、赛事基本信息
(一)时间安排
- 年度周期:每年举办2届(1-6月上半年届;6-12月下半年届)
,下半年届分为3个阶段(6-12月)
1.线上预选赛(2025年6-8月):中外选手通过官方模拟器和线上参赛
2.跨境分站赛(2025年9—11月):中国站(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站(阿拉木图)
3.总决赛(2025年12月):交替在中、哈、乌、吉、俄等国举办
(二)参赛对象
- 专业组:一带一路区域国家无人装备竞速和应用职业选手、俱乐部团队(每队3—5人)
- 青少年组:5-18岁中外青少年选手(个人赛)
- 公开组:面向一带一路区域国家无人装备爱好者(无年龄限制,个人/多人组合)
(三)赛事场地
- 2025线上赛场:官方指定模拟器和线上平台(支持中外多语操作)
- 2025线下赛场:
1.跨境分站赛:中、哈、乌、吉、俄等国专用封闭场地(设置灯光赛道、障碍矩阵)
2.总决赛:大型户外场馆(搭建360°观赛台,配套科技体验区)
四、竞赛项目与规则
(一)核心项目
1.竞速赛:选手操控无人装备完成3圈障碍赛道,按完赛时间排名(国际三阶段赛制:资格赛-淘汰赛-决赛)
2.任务挑战赛:设置跨境物资投送模拟、地形勘测模拟等实战任务或应用,按任务完成度+耗时计分
3.青少年赛:无人装备独立或编队运行与任务应用、竞速与花式动作、表演设计等(需融入丝路文化元素)
(二)关键规则
- 资格赛:每组2—12人,进行8场分组赛,取3次最快单圈平均时间排名或最优应用排名,前64名晋级淘汰赛
- 淘汰赛:采用单败淘汰+复活赛制,每组前2名直接晋级,后2名进入复活赛,最终8人晋级总决赛
- 判罚标准:超时未完成3圈、触碰障碍、违规运转均按规则扣分,严重者取消资格
五、赛事设计
1.跨境联动:分站赛采用“跨国开赛、实时联动、规则共同体”模式,通过5G和太赫兹技术实现多国赛场信息互通、规则共用、经验共享、文化共鸣。
2.科技赋能:赛道融入AR导航、动态速度显示、应用效果展示、跨境高清直播系统
3.文化融合:赛道设计融入一带一路元素(如中式飞檐、哈萨克族穹顶等),青少年组要求融入中、哈、乌、吉、俄多国文化符号
4.产业对接:赛事期间举办国际无人装备产业论坛,配套企业展示、技术交流、项目签约环节
六、奖项设置
(一)荣誉奖项
- 专业组团体冠军:“一带一路”国际赛事奖杯+国际赛事认证证书
- 单项总冠军:一带一路跨境通航纪念勋章+职业赛事晋级资格
- 青少年组:“一带一路友谊使者”称号+留学交流推荐信
(二)物质奖励
- 奖金池:年度总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按组别、项目分级发放
- 特色奖励:跨境旅行礼包、无人设备套装、企业实习offer(面向专业组)
- 青少年专属: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夏令营名额
七、安全与保障
1.合规审批:提前完成中外国际赛事审批、空域使用备案、跨境人员通关协调
2.安全防护:场地设置防坠网、防撞设施,配备专业安保与无人装备反制设备
3.医疗保障:国际赛场设置急救站,配备多语医护人员与应急救援设备
4.技术支持:组建中外多语技术团队,保障设备调试、网络稳定、赛事直播顺畅
八、赛事延伸
1.人文交流:每年选拔10名优秀选手开展跨境集训,推动中外青少年互访
2.产业赋能:搭建无人装备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研发、生产、应用)
3.文旅融合:推动“赛事+边境旅游”线路,带动跨境观赛、文化体验消费



时间:2025-11-05 04:54:03
作者:版权所有者
稿源:中国数字化教育
分享:








中央电化教育馆《2014年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