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杯”全国大学生简历设计大赛启动,全方位助力学子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高质量就业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为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要求,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简历制作水平与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搭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的沟通桥梁,创赛云教育科技企业(外商投资)联合香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教育研究院,将于2025年2月至10月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举办“BAT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简历设计大赛”,为广大学子开启就业能力提升新通道。
权威组织护航,多维度支持保障赛事质量
主办单位创赛云教育科技企业(外商投资)与香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教育研究院,凭借丰富的教育领域经验,为赛事专业性与规范性保驾护航;中国教育论坛、新浪网教育、知乎、今日头条等16家权威媒体将全程提供媒体支持,及时传递赛事动态,扩大赛事影响力;此外,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作为院校支持单位,共同为赛事落地与学生参与提供有力支撑,覆盖全国多地区、多类型高校,让更多学子有机会参与其中。
大赛参赛对象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无论专业、年级,只要有提升简历制作能力、就业需求的学生,均可报名参与,充分体现赛事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灵活参赛流程+丰富学习资源,降低参与门槛
在参赛方式上,大赛采用“线上报名+线下制作+线上提交”的个人赛形式,学生需结合自身经历与特长优势设计制作简历,并以JPG格式上传电子版作品,无需邮寄纸质版,简化参赛流程。简历提交后,由主办单位考官专业评分,按分值排序生成获奖名单,获奖学生可获得电子版获奖证书,若购买纸质证书,还可同步获得大赛开具的实习证明,为个人履历增添亮点。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简历设计,大赛平台额外提供丰富的学习福利:免费的求职简历制作学习福利包(内含简历模版、简历求职PPT模版),;同时,可在线学习专业的简历制作方法,全方位提升简历设计能力。
赛制安排上,大赛分四轮推进,时间跨度覆盖2025年2月至10月,学生可根据自身时间灵活选择参赛批次:第一批为2025年2月1日-4月30日,第二批为5月1日-7月31日,第三批为8月1日-9月30日,第四批为10月1日-10月31日。各批次获奖结果将分别于5月1日、8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公布,确保学生及时知晓参赛结果。
多层次奖项设置,激励学生与高校共同参与
为充分激发学生参赛热情,同时鼓励高校、社团及教师积极组织参与,大赛设置了多层次、高价值的奖项体系。
在全国总决赛个人奖项中,除设置10名特等奖外,还按比例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所有完整提交作品的学生均可获得《全国优秀奖获奖证书》电子版,为参赛经历留下正式记录。此外,大赛还特别设置50名学生优胜奖,按“符合要求”评判总数及成功率排名评选,获奖学生可获得价值500元的简历修改服务与企业HR一对一行业咨询服务,直接对接职场资源。
针对高校、社团与教师,赛事同样给予认可与激励:参赛学生数量最多的前30所高校可获“优秀组织奖”;按组织参赛学生数量评选出50个“优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或生涯规划社团”;指导学生参赛数量排名前50的教师(含辅导员)将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并获得电子版证书,全方位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明确作品要求,确保赛事公平规范
为保障赛事公平性与作品质量,大赛对参赛简历提出明确要求:需由学生本人原创设计,内容真实反映个人情况,文字准确合理;需突出专业与特长,明确求职意向,与目标职位高度贴合;格式上要求内容完整、版面美观,尺寸为A4纸,以JPG格式提交。组委会特别强调,若发现获奖作品存在抄袭、盗用等侵权行为,将立即取消获奖资格;同时提醒学生,参赛作品将在网上公开,需谨慎处理个人隐私信息。
组委会将邀请资深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专业评委会,严格按照程序开展评审工作,确保赛事结果公平公正。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稿,学生需自行保留底稿。
对于渴望提升简历制作能力、提前规划职业生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高校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实践与展示机会,期待全国各高校学子积极参与,在赛事中收获成长,为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2025-10-20 04:00:47
作者:版权所有者
稿源:教育信息化在线
分享:








中央电化教育馆《2014年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要点...
